港片背后的江湖:国共曾暗中斗法 如今凋敝衰落

1985年,香港铜锣湾,来来往往的行人们全聚在一个小地摊前,对着摆摊的小贩指指点点:“靓仔,你长得好像梁家辉啊!”

没想到摊主说:“我就是他,请来参观一下,看一下我的货。”

这话一出,行人纷纷说他吹牛皮,真是影帝怎么可能出来摆摊嘛。

后来梁家辉在综艺节目上说起这段窘迫的往事时,人们才知道那个小贩真的是梁家辉。




梁家辉会囧到出来摆地摊,是因为他在电影界被封杀了,穷得揭不开锅。

1983年,梁家辉凭借着在《垂帘听政》中扮演的咸丰皇帝,获得第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,成为香港金像奖最年轻的影帝。




然而,他为了拍这部戏跟着剧组到大陆取景,引起了台湾“文化局”的不满。

当时香港的电影业被台湾省的资本垄断,台“文化局”要求梁家辉写一份“悔过书”,发表“反共声明”,否则就要在香港电影圈封杀他。

梁家辉拒绝了,就被赶出了电影圈,只好摆摊为生。

但是梁家辉很硬气,他死也不肯低头。




在当时的香港电影界,梁家辉这样的人不在少数。

2004年,在《功夫》里扮演“火云邪神”的梁小龙,因为演过《大侠霍元甲》里的陈真而名声大噪。

但因为他说过一句“祖国统一”,这个曾经的格斗冠军,能徒手打10人的大侠,就被台湾投资人逼得只能靠小生意糊口,妻子还被别人寻仇。







饰演过赵敏的汪明荃,曾经是不少人的梦中情人,因为在大陆当人大代表被封杀,在事业最黄金的10年都没有戏拍,只能去主持天气预报。




电影虽然是艺术,但它从来都不只是艺术,时代会在任何事物上打上它的烙印,尤其是香港电影。

香港电影就像是一面镜子,里面曾经映着香港的繁荣和昌盛,也映着香港的衰退和没落。



1

1950年,有一部叫做《说谎世界》的电影,一经推出就引发了万人空巷。

电影连放28场,场场爆满,一票难求,被誉为“1950年香港电影代表作”。

蒋介石看了这部电影后大为光火,国民党广东党部也大骂在香港的同事:“你们干什么吃的?让共产党出风头,让我们丢脸!”


图:1950年长城电影的《说谎世界》

因为这部电影通过描写旧上海买办、交际花、军警之间勾心斗角的故事,揭露了国民党曾经在上海横征暴敛的事实。

片子大卖后,激起了各地华人的共鸣,反对国民党的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。







拍摄这部电影的长城公司,就是在周总理的授意下设立的。

那时香港还没有回归,还在港英政府的统治下,国共双方为了争取香港的民心,都纷纷砸钱在香港拍电影。

整个50-70年代,香港影坛就是国共两党斗法的战场。

早在1947年,国民党在香港扶持的电影公司,拍了一部《国魂》,讲的是南宋抗元的故事,把蒋委员长比作忠贞不屈的文天祥。

为了激励军心,淮海战役时,蒋介石还特别派人把电影放给前线的士兵看,让他们要战斗到底。

这应该是文丞相被黑得最惨的一次。




1950年,在周总理、陈毅的指示下,长城、凤凰、新联三家左翼电影公司成立,人称“长凤新”。

《说谎世界》初出茅庐,就打到了国民党的痛处。







因为有大陆的资金支持,长凤新的取景特别方便。他们拍《苏小小》,剧组直接飞来杭州西湖;他们拍《董小宛》,故宫专门为他们闭馆。



《董小宛》中的女演员夏梦,据说金庸为了追求她

以笔名林欢加盟长城电影担任编剧

不甘示弱的台湾当局,马上成立了“港九电影从业人员自由总会”,并向香港各界宣布:没有“自由总会”的批准,电影不能进台湾!想断长凤新的后路。


图:“自由总会”的图章

与此同时,国民党扶持的公司,也出了一些佳作。

比如亚洲影业为了向蒋介石寿诞献礼,拍了一部讲述辛亥革命黄花岗烈士的《碧血黄花》。

当时,正赶上英国殖民者欺压香港百姓,当电影中的主角喊出“中华民族必将觉醒”时,历经抗战、殖民的香港观众,纷纷流下了热泪。







在那时的香港电影院,观众经常因为一部电影大打出手。永华电影厂的老总,还因为支持国民党,被公司里左派员工拉去批斗,群情激昂,警察都按不住。

后来香港的电影院只好约定,国共两派的电影,绝对不同时播出。

国民党系电影更熟悉香港市场,管理经验丰富,而“长凤新”靠着“立足香港,背靠祖国”,在创作和产量上略胜一筹。

1966年,全盛时期的长凤新,一共制作了262部电影,不仅数量惊人,还包揽了当时最卖座的香港电影。

双方在斗法的同时,给香港培养出了一批有经验的文艺创作者。

比如在长城公司当过编剧的金庸,后来写出来的武侠小说镜头感特别强,很适合拍电视剧。



那时候的香港,是在国共之间来回摇摆,双方拔河一样此消彼长。

但是好景不长,不久,文革爆发,“长凤新”被说成是“文艺黑线产物”,许多电影人在压力之下纷纷离去。




港英政府也随之制止了双方的斗法。

从此之后,香港电影的主场,换成了邵氏电影,再也不谈政治了。







2

1974年的一天,北京派人去找邵氏电影的总裁邵逸夫要电影看。

得知北京来人的邵逸夫有点慌,因为大陆正是文革时期,邵氏影业拍的电影里,不少涉及到大陆,这时来借片子,搁谁心里不咯噔一下?



听说邵逸夫的担忧后,借片子的人解释说:“这次没别的意思,是毛主席自己想看电影,他最喜欢李小龙的电影”。

看到李小龙一脚踢断“东亚病夫”四个字时,毛主席就鼓掌说:“功夫好,打得好!”

从70年代开始,香港作为内地和外国交流的唯一窗口,中外贸易的中转站,经济迎来了一波腾飞。

经济上的起飞,加上之前培养出来的电影人,把香港电影推向了繁荣。

全球各角落的华人都是香港电影的粉丝,毛主席也不例外。






那时候的港英政府腐败严重、香港贫富很大,所以香港电影的多是描写小人物的市井生活,讽刺腐败的港英政府。

1967年,英国电影《007·雷霆谷》在香港上映,这部电影里的英国特工帅气迷人,还代表着正义一方,在欧美很受欢迎。

但是香港观众看了根本不买账,因为那时英国密探总在香港监视工人罢工,大家对英国特务是恨之入骨。

为了和美化特务的《007》叫板,香港人马上拍了一部《龙门客栈》。电影里武艺高强的侠客跟东厂密探斗智斗勇的故事,让老百姓看得大呼过瘾。






电影里的特务头子曹少钦的发型、神态,都很像镇压工人、贪污腐败的警务处长彼得·葛柏。


到了80年代,大批台湾富商的资金也涌入了香港电影。

富得流油的香港电影人是想怎么拍怎么拍。

那时候在片场有一种导演叫“云吞面导演”,就是开机了就端碗云吞面,让摄影机自己拍,面吃完就关机,拍到啥就算啥。

就这种瞎拍的导演,一样能在香港挣到钱。



那时候还有一种编剧叫做“七日鲜”,他们就花7天列个粗制滥造的故事框架,剧本编排得再乱,一样能要到投资。

拿到钱后,电视剧一边拍,他们再一边补写剧本。

1981年,香港的GDP是上海的5倍,是南京的40倍,是深圳的342倍。

多少个内地城市加起来,也比不过一个繁荣的香港。



在这种资金宽裕、人才众多的条件下,香港电影得以天马行空地纵情发挥,创造了无数的经典作品,打造了不计其数的影帝影后。

警匪片、武侠片、僵尸片、恐怖片、文艺片,几乎每一种类型的电影,香港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。

香港一个只有600万人口的小地方,却创造了“东方好莱坞”的神话。

在某些特定类型的电影上,好莱坞也不是香港电影的对手。


香港最有实力的电影公司,其中学者、巨登、长宏、龙翔、汤臣五大公司,都是台湾老板开的。其他本地公司,也大多需要台湾投资。

香港电影最卖座的5个明星,是来自台湾的林青霞、舒淇、金城武、王祖贤、张艾嘉。

另外,兜里有钱的2000万台湾观众,也承包了80%的香港电影。

但是,因为投资和观众主要是来自台湾的,台湾经常会提出一些政治上的要求,香港电影也只能照办。


每年台湾“双十国庆节”,自由总会就包下最豪华的酒店,香港电影界有头面的演员导演,都要带着大笔礼金,上赶着来给“中华民国”贺寿。

上一年没被允许入台的电影人,也会趁此机会找自由总会说情,会长一高兴点了头,未来一年的饭碗就算端稳了。



坚持爱国立场的梁家辉,因为不肯向自由总会写“反共声明书”,在台资垄断的香港电影圈没有工作,只能去摆地摊。

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《射雕英雄传》,因为“射雕”容易让人想到毛主席的诗句,被强行改成了《大漠英雄传》,还得删减片中射雕的镜头。



电影《鬼马智多星》,为了蹭台湾当红歌曲《夜来香》的热度,剧组就把片名、主角名改成了跟剧情毫无关系的“夜来香”。



经济的繁荣,也让很多香港人对内地有了天然的优越感,总是用俯视的眼光看待内地人。

因为许多大陆人是抱着游泳圈,游着偷渡香港的,香港就统称大陆人为“大圈仔”。

70年代大陆闹“气功热”,许多“大师”、“高人”出来招摇撞骗,搞得乌烟瘴气。



香港电影里的大陆人,就几乎都是装神弄鬼的术士。



因为不少香港人往上一两代都是大陆移民,他们不少表亲都在内地,因此,香港电影里的“表兄弟”、“表姐妹”,都被设置成土得掉渣的角色。

他们要么穿着中山装,戴着粗框金丝眼镜,一张口就是革命语录、政治口号。

要么就一幅落魄潦倒的土味打扮,身无分文,只能靠投奔亲戚过活。

那时香港人说“你穿衣服的样子真像我表哥”,就像今天说“你打篮球的样子真像蔡徐坤”一样。

但是,很快,香港电影就开始走下坡路了。


3

香港有一个有趣的规定,如果哪天的台风等级太高了,大家就可以放假在家不用上班。

但是这么多年了,无论多大的台风过境,在天文台的报告里,都到不了放假的等级。

香港人都调侃说:“天文台有‘李氏力场’,台风来了都会被弹开。”

其实何止是天文台,香港的房地产、日用百货、电力、药物,哪个不在李嘉诚掌控之中?

别说台风了,香港人的生生死死都被“李氏力场”锁死了。


资本家的控制下,这么多年了,香港的经济支柱依然是金融和房地产。

这是两个普通人根本入不了场的产业。

香港经济的腾飞并非来自于自身工业的发展,而是来自于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。

正如香港电影的几次腾飞,并非因为自身实力有多强,而是各方重金投资的结果一样。


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,中国和外国的差距一点点被逐渐抹平,香港原来作为贸易中转站、对外窗口的地位,也势必会逐渐消失殆尽。

这种多方投资齐聚香港的机会,再也不会有了。

没有拿得出手的工业,经济又被资本家控制。在这种社会里,普通人光是活着就很不容易了,哪来的功夫去创新?

潮水退去之后,香港不再特殊,不再高贵,也无法再发出超越这座城市体量的光芒。

香港逐渐退回到了它应有的位置上。



伴随着经济衰落的,是整个香港电影的没落。

80年代的香港电影能在港台市场,把好莱坞大片打得丢盔弃甲。

在90年代,香港电影也有一战之力。1998年,在香港卖得最好的本地片《风云》,票房有4100万港币。


而好莱坞最火的007系列,票房才2900万港币,离《风云》差了一大截。



但是这时候香港电影的标签只剩下了“两周一成”:看周星驰搞笑,看周润发耍帅,看成龙练功夫。

除此之外,港片就没别的题材,眼见的有些疲软了。

到了2000年后,台湾资本也退场,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再也回不来了。



也正是在2000年这个节点上,香港电影的票房在本地一路走低,最后被外国大片远远甩开。

图:香港本土电影和外国电影票房走势

(红色为本土片,蓝色为外国片)

2003年,被誉为“港片中兴希望”的《无间道3》,只有3000万票房,败给了排片更少、上映时间更短的《魔戒3》。



现在一说起张家辉、古天乐,大家都会本能地想起那句广告词:“大家好,我系渣渣辉,我系古天乐,点一下,玩一年,装逼不用一分钱……”。

看了广告,许多人都不敢相信:这还是影帝张家辉吗?怎么成了沉迷脑残游戏的网瘾中年?



2010年,香港的GDP正式被上海超过,随后是北京、深圳、广州,再过5年,杭州、重庆等准一线也要超过香港了。

这种变化让不少人极为失落。

有些既得利益者为了利益,找人寻衅滋事;有些人为了赚几千块的快钱,跟着胡乱起哄;还有某些搅屎棍国家借机生事、影响舆论。

但是就像潮水来了又退去一样,这些图谋最终都不会有结果。

香港病在哪里很明显,如果能把香港的病症治好,排除某些不怀好意国家的干扰,拥有良好位置的香港,未必不能迎来下一次繁荣。

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,从头越。

推荐阅读